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印度考虑限制小麦出口,粮食危机凛冬将至?

浏览:549     时间:2022-05-09

        由于俄乌战争,乌克兰小麦出口受阻,美麦曾一度突破历史高位,本被预期增量弥补黑海地区小麦出口问题的印度小麦受极端天气影响,产量“预计大幅减产”,据说这将进一步加剧全球小麦供应紧张问题。印度是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品质略低于俄乌,但由于地缘冲突,印度小麦成了国际追求的香饽饽,埃及、伊朗、苏丹和尼日利亚等国纷纷表示要进口,但刚开心没几天,人家惜售了.....

        3月份至今,印度遭遇百年未见热浪,热浪袭击印度马哈拉斯特地区,未来两天还可能袭击印度北方邦部分地区。据媒体CSM报道,因为热浪影响了农作物产量,以新德里为例,近期屡破40度高温,晚上甚至超过30度,高温导致印度小麦作物在关键的生产期出现枯萎。作为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印度正考虑限制小麦出口,将优先向国内供应消费,可能设定最低出口价格让小麦不低于该水平情况下出口,以控制国内小麦价格,此前预计财年出口总量达1500万吨,但这次热浪可能会降低该预期,印度相关方面“估计”,22-23年度小麦产量可能下调5.7%至1.05亿吨,受消息影响小麦价格应声上涨2-3%。

        美国方面,按照往常,进入四五月份,美国农民将开启繁忙的播种期,但当地有关部门警告称,从美国北部平原到中西部再到俄亥俄河谷的种植将被推迟,气温低于正常水平、土壤湿度较大使农民无法种植。有报告显示,达科他州的降水量高于平均水平。从美国北部平原到中西部再到俄亥俄河谷的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低于平均水平。一个为期两周的天气模型显示了相似的天气情况:低气温和高降水量,意味着推迟播种可能会持续到5月上旬。未来十天的气温低于平均水平,再加上高于平均水平的降雪和降雨,或导致更多的种植延迟。受多重消息影响,周三小麦期货跳涨4%。由于玉米播种进度大幅低于五年均值,而美豆处于播种初期还有充裕时间,若玉米播种跟不上,可能导致更多大豆的种植面积。未来作为能量饲料,可能易涨难跌。

        俄罗斯方面,俄农业部将5月13-17日期间的小麦可变出口税定为114.3美元/吨,比前一周时期降低了5.8美金,这是自3月16日以来首次降低出口税,俄乌冲突以来一直都是涨的。随后,标准普尔全球普氏评估黑海小麦(12.5%蛋白)FOB价格为392美元/吨,周环比下跌2美元。

        国内方面,小麦供需基本平衡,虽然小麦去年在饲用上发挥作用,但今年我国明显收紧了小麦的其他出口,加上我国和俄罗斯达成协议,允许俄全境小麦进口,总体供需上并无缺口。但国际方面形势十分紧张,这种情绪对未来小麦的高开局面起到支撑,今年全球小麦大概率都会在高位震荡,后续可能冲上1.7元。

        2021年有53个国家或地区约1.93亿人经历了粮食危机或粮食不安全程度进一步恶化,比2020年增加近4000万人,创历史新高。冲突、极端天气和经济危机造成当前粮食不安全状况的加剧。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需要紧急粮食援助以维持生计的人数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粮食危机的发生并不是简单的供给不足问题,俄乌冲突,两国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受到影响,但这种影响所带来的危机并不是缺粮,而是粮食太贵了。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小麦出口量3月达170万吨,比21年同期还多,4月出口量比之前5年平均值还高23%,乌克兰3月小麦也出口了去年同期一半左右的量,因为港口被俄控制,乌仓库还有至少1200万吨库存。除此以外印度和澳大利亚预期出口量增加1-3倍,印度3月出口更是创下785万吨,同比增275%,巴西生产商预计22-23年度扩大小麦种植面积340万公顷,就连以法国为主的欧盟国家小麦出口也将达到3800万吨,同比增26%,2022年全球小麦扔有望增产300万吨,与实际消费量比,缺口仅700万吨。

        从上面我们就能看到,产量供给方面根本不存在大问题,如果乌克兰的粮食能重新回到国际市场上,可能很多问题应该就能迎刃而解,但问题却是没那么简单。全球粮食分配严重不均衡、逆全球化、能源化和寡头化让一些国家面临粮食危机,严重依赖乌小麦的埃及、黎巴嫩、伊朗等国,今年小麦价格上涨超过20%-30%,储备最多维持到7月。通过种子、高额农业补贴垄断全球粮食的发达国家加剧了粮食不平等分布和竞争,并炒作缩减出口的话题,引发出口限制和恐慌性抢购,国际粮食价格节节攀升。一边粮食严重积压,另一边却是天价买粮。在传统能源高企之际,欧美等还将更多玉米转化为生物能源而有利可图,作为食品的粮食面临额外的竞争需求。总之,目前全球大部分粮食的定价权,可能都掌握在极少数“粮食寡头”手上,大宗粮食、能源、美元、输送通胀,很多国家被拿捏之后,常常会被迫答应一些不合理要求,或者被趁机大赚一笔。

        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目前我国粮食储备处于历史高位,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占总库存比例超过70%,可以满足一年半的消费。但像大豆、苜蓿草、部分粮食种子等还是过分依赖进口,从国际水平,中国的粮食安全在世界仅处中游水平,粮食储备和供应尚存巨大的进步空间。